BOB体育app2023年7月10日至7月16日为全国第33个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县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并开展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工作,在无电力负荷缺口阶段,坚持合理用电,公共机构干部职工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社会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
我们倡导全社会积极提升节能意识、参与节能行动。行为节能BOB、绿色办公,落实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要求,拒绝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建设“节约型机关”最直接行动。随手关灯一小步,绿色办公一大步,一个细小的动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我们向全县干部职工提出倡议:
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件办公用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BOB、以节约适度为原则,控制每一个能源资源使用行为,不因贪图个人便利而浪费能源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认真学习节约能源资源知识与要求,带头实施节约能源资源行为,带头分享节约能源资源经验,带头传播生态文明思想,以做好身边事示范引领身边人,形成绿色办公群体效应。
创新节约能源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节约习惯的养成方法,以创新促进简约适度。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智慧践行绿色办公,用毅力养成节约习惯,用热情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用勇气阻止能源资源浪费。
节能减排从我先行,低碳生活点滴做起。如果您准备购车,建议购置新能源、低排放、低油耗、低污染的汽车;如果您是“有车族”,建议每周一、周三、周五尽量“拼车”出行;如果必须驾车出行,请您做到环保驾车、文明驾车、有序停放。
积极采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绿色出行方式,坚持做到绿色出行“135”——上下班和办理公务时,在1公里以内的尽可能选择步行,在3公里以内的尽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在5公里以内的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要主动宣传、倡导、推广“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健康出行理念,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绿色出行“135”行动中来,共建共享低碳、健康、有序、文明、畅通的绿色交通环境。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提高能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着力点,从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和强化节能工作,从源头持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沛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
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BOB、节气,从点滴做起。
广义来讲,碳达峰是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介绍,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和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碳化物)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1台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每年可以省电约100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千克。如果每年新售出的1427万台冰箱都达到节能冰箱标准,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14.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
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千克;及时给冰箱除霜,每年可以节电184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冰箱普遍采取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电73.8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8万吨。
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6.3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7700万台电脑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4.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
液晶屏幕与传统CRT屏幕相比,大约节能50%,每台每年可节电约2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如果全国保有的约4000万台CRT屏幕都被液晶屏幕代替,每年可节电约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6.9万吨。
调低电脑屏幕亮度,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约3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9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约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7700万台电脑屏幕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约2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每台每年可省电1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3000万台打印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如果全国所有的商场,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白天全部采用自然光照明,可以节约用电量约820亿度。即使其中只有10%做到这一-点,每年仍可节电82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787万吨。
同样亮度下半导体灯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寿命却是白炽灯的100倍。如果我国每年有10%的传统光源被半导体灯代替,可节电约90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4万吨。
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100公里,可以节油约9升;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公里,可省油六分之五BOB。按以上方式节能出行200公里,每人可以减少汽油消耗16.7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以节油2.1亿升,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
汽车耗油量通常随排气量上升而增加。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新售出的轿车(约382.89万辆)排气量平均降低0.1升,那么可节油1.6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5.4万吨。
混合动力车可省油30%以上,每辆普通轿车每年可因此节油约378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2千克。如果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占到全国轿车年销售量的10%(约38.3万辆),那么每年可节油1.4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1.8万吨。
汽车车况不良会导致油耗大大增加,而发动机的空转也很耗油。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少油耗约l8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每天减少发动机空转3-5分钟,并有10%的车况得以改善,那么每年可节油6.0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
虽然空调在我国家庭中逐渐普及,但电风扇的使用数量仍然巨大。电扇的耗电量与扇叶的转速成正比,同一台电风扇的最快档与最慢档的耗电量相差约40%。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低档风速足以满足纳凉的需要BOB。以一台60瓦的电风扇为例,如果使用中、低档转速,全年可节电约2.4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3千克。如果对全国约4.7亿台电风扇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11.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08万吨。
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节能约3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7千克。如果每年有10%的北方城镇家庭完成供暖改造,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约3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70万吨。
以高品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还能提高照明效果。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节电约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按照全国每年更换1亿支白炽灯的保守估计,可节电71.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686万吨。
养成在家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都能做到,那么每年可节电约1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
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过低会导致耗电量增加。夏季设定在26℃-28℃,冬季设定在16℃-18℃。
箱内贮存食品过少时,由于热容量变小,压缩机开停时间缩短,造成冰箱累计耗电量增加。所以食品过少时,可以用几只塑料盒盛水放进冷冻室内。
电视机不看时应拔掉电源插头。有些电视机关闭后,显像管仍有灯丝预热,整机处在待用状态仍在耗电。
一般洗衣机都分有强洗和弱洗功能,许多人为了“省电”,往往会选择“弱洗”功能,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弱洗比强洗改变叶轮旋转方向的次数要多,所以弱洗反而费电,强洗不但省电,还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响应“节能降碳,你我同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